「不問百年,問十年。」這是一本關於台灣未來十年的軌跡,是一本讀完之後,會很想快點忘掉的書,可是卻又不得不讀的一本書。「台灣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中共武力犯台,而在於快速地從全球化世界體系中被邊緣化」,一開始的序章就清楚地描繪出一個十年後「無法挽救的退化」的台灣,我想只要身在這個島上的一份子,都會為這自我放逐以至邊緣化的情況感到憂心 - 強大的民粹主義對領導人盲目的支持;媒體對執政者的批判空間被各種方式威嚇取消(例如前一陣子的換照風波);最嚴重的是將「本土」無限上綱到排除所有外來、異質社會化成分。不可否認地中國因素的確是導致這些情況接二連三的發生,但是抗拒排除逃避中國因素對台灣的影響並非是一個明智的作法。楊照假設了照目前國內政經的情勢發展下去,十年後台灣可能所處的狀況,那是一個令人恐懼擔心的狀況 - 「台灣繼續其最近幾年來驚人的退化腳步。由原本的世界主要經貿地區,不斷朝邊緣退化。2008年北京奧運、2010上海世博是關鍵。當全世界都積極和中國打交道,台灣卻選擇自我放逐,隔絕在日益壯大的東北亞自由貿易圈外。中、日、韓加上東南亞的策略聯盟,完全瓦解了台灣原本在電腦產業上的關鍵位置。從兩、三年前開始,世界主要電子大展,從漢諾威到東京,就已經很難看見台灣廠商的蹤影。台灣國民所得連年下降,最新資料顯示,已經退回到1983年之前的水準了。」這段也許只是作者個人的假設狀況,藉此批評當局也喚醒普羅大眾的危機意識,但是真切描述不得不讓人擔心10年後的台灣前途。
本書也如同一般的寫作模式,作者楊照提出了批判之後,也相對建議了一些方法用十年重組一個「正常」的國家,如果依照這些方式十年後的台灣會是另一個樣子,就是在終章中描寫的台灣。這是10年後最好的台灣,我個人認為這種論述和預期不免有些過度樂觀,雖然這也是一種遠見的思考,但台灣多數奸巧的政客總是可以欺騙迷惘的人民而取得龐大的行政資源。大多數台灣的人民的想法和眼光都太狹隘,缺少思考台灣以外的世界,苦口婆心的楊照也急欲喚醒迷惘的社會,以避免那個十年後退化的台灣,楊照的熱切呼喚,冷漠而健忘的台灣人要能覺醒也著實困難,也許這個社會還需要更多的類似楊照的人,提出對的方法,把扭曲的政經社會給拉回正途。